技术专栏
article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充电基础设施的高效配置愈发成为关键。2024年1月10日,由国家能源局主办的“2024年推进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座谈会”在深圳隆重召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市的能源主管部门和深圳本地龙头企业的积极参与。
作为“第一城”,深圳不仅在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75.9%)和保有量(超119万辆)等数据上位居全国前列,还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上迈出了创新的一步。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主任黄鸣指出,当前工整38万根充电桩的基础上,深圳正在探索如何通过新技术节约资源,提升充电效率。于是,集约式柔性公共充电网的问世,成为了一项引人关注的创新。
据悉,深圳的这一集约式柔性公共充电网技术,实现了仅需1千伏安电力即可服务一辆电动汽车。这一创新在节约电力资源的同时,极大提升了设备的利用率和充电效率,还具备了有效增强城市消防安全的能力!
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其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显著增加,电网压力随之上升。这一情况下,国家电网副总工程师李明呼吁需加强充电设施与电网的有效衔接。集约式柔性公共充电网的探索,正是适应了这一趋势。
深圳深企奥特迅,联合香港理工大学的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发了这一全国首创的充电网。据了解,目前该网络在全市已建设150座充电站,覆盖260兆瓦的装机功率,每天服务能力达到骄人的26万辆社会车辆。预计,为深圳的400万辆社会电动汽车完全电动化,仅需建造约1600座充电站。
除了高效的pg电子平台官网充电能力,集约式柔性公共充电网还在安全管理方面展现出色优势。由于充电点的集中布置,消防安全监管变得更加简单,也容易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从安全专家的观点看,该模式还能有效降低火灾风险,提高消防应急响应能力。
在充电安全方面,深圳市通过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的动力电池安全监测系统,确保在充电的同时实现实时监测,以极高的准确率及时发现潜在故障,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
可以看到,深圳在充电设施的创新舵手上,正通过集约式柔性公共充电网探索出一条新路。不仅为城市的电动化和可持续发展开辟了道路,更为全国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成功范本。这一模式将如何影响未来的电动出行?让我们共同期待!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