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中国电子)-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新能源车的充电困境:3140万辆车与346万公共充电桩的较量

更新时间:2025-04-05点击次数:

  在中国的高速公路上,尤其是在春节等节假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场景可谓是一大景象。许多车主为了充电,常常面临“排队四小时,充电一小时”的窘境。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的充电设施总数已经达到了1281.8万台,较2023年同比增长49%。然而,这看似喜人的数据背后,隐含着许多问题:高速公路服务区内的346万公共充电桩,难以满足314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沦为3140万辆,占总汽车数量的8.90%。这当中,2209万辆为纯电动汽车,显然,充电需求急剧上升的趋势愈发明显。尽管充电桩在过去几年也以每年新增几百万台的速度扩张,但其增速显然不及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增长。从2019年至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注册量激增,从120万辆跃升至1125万辆,年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51.49%。与之相比,公共充电桩的增长则显得捉襟见肘。

  具体来看,2023年公共车桩比为7.49,几乎可以说是“每七辆车共用一台公共充电桩”,而2024年这一比例进一步攀升至9.13。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汽车车主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面临的排队充电现象,未必会得到改善。尤其在春运和其他高峰期,公共充电桩的短缺尤其显著,出现“充电难题”的现象便不足为奇。

  充电桩的地理分布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这导致部分省份面临更加严峻的充电压力。例如,广东省的公共充电桩数量超过56万台,几乎是排名第五的湖北省(14万台)的四倍多。这种供需失衡的现象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在方便性和效率上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通过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的数据我们发现,2024年国庆假期期间,全国高速公路的电动汽车充电量达到了7215.27万千瓦时,刷新历史新高,而春节期间充电量同样攀升到5727万千瓦时。面对这样的挑战,国家能源局也及时介入,要求充电运营企业在春运期间提升充电设施的运维管理,确保安全与高效。

  各地的创新尝试引人注目,四川省引入的充电机器人以及广东的“近零碳”新能源服务区都试图为充电痛点提供解决方案。未来,国家能源局还计划到2025年底,确保高速服务区超充桩覆盖率达到100%。

  如若按照预测,到2025年,高速公路上将运行约900万辆电动汽车,2030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接近2000万辆。在这场新能源汽车与公共充电桩之间的较量中,每位车主的体验如何提升,将是关乎整个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PG电子平台 PG电子网站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