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中国电子)-官方网站

技术专栏

article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专栏

一种超大功率柔性充电堆及充电方法与流程

更新时间:2024-12-23点击次数:

  pg电子官网1、当前市场上普及的直流充电桩系统主要是通过高度模块化设计来构建的,这意味着它们由多个标准化的充电模块组合拼接以实现不同的功率输出需求。这些充电桩的核心控制逻辑在于,当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发送出充电请求指令后,充电桩会接收到这一信号,并随即启动充电进程,精准地向电动汽车供应电能。这一过程不仅确保了充电的安全性与效率,也便于根据车辆的具体电池状态进行智能调节。

  2、尽管现有的充电桩技术已经能够满足多数电动汽车的日常充电要求,但其功率范围大多局限在960千瓦以下,从而无法满足大功率多车辆充电的情况。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大功率柔性充电堆及充电方法,旨在可以实现对超大功率充电的可靠支持,同时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操作的便捷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大功率柔性充电堆的充电方法,包括多个充电终端、柔性充电主机和支撑结构;

  4、多个充电终端与所述柔性充电主机连接,用于和用户车辆连接获取充电信息,并基于柔性充电主机提供的供电功率对用户车辆进行供电;

  5、所述柔性充电主机,用于基于充电信息匹配对应数量的充电模块,并通过输出接口输出供电。

  6、其中,所述充电终端包括直流接触器和充电接口,所述直流接触器与所述柔性充电主机连接,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直流接触器连接。

  7、其中,所述充电终端还包括液冷散热器,所述液冷散热器用于对充电接口进行散热。

  8、其中,所述充电终端还包括读卡器和电能表,所述读卡器,用于用户刷卡启动充电;所述电能表用于收集充电时产生的电量信息。

  9、其中,所述柔性充电主机包括多个充电模块、连接环路、多个输出接口、交互显示屏、功率模块、功率板和控制板,多个充电模块与所述连接环路连接,多个所述输出接口与所述连接环路连接,所述功率板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功率板连接,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交互显示屏与所述功率模块连接。

  10、其中,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充电单元和第一连接开关,所述充电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开关与所述连接环路连接。

  12、其中,所述输出接口的数量为8个,每个输出接口最大输出功率为600kw。

  13、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大功率柔性充电堆的充电方法,包括:用户车辆连接获取充电信息;

  16、本发明的一种超大功率柔性充电堆及充电方法,本发明所描述的超大功率柔性充电堆是一项针对未来电动汽车超快速充电需求的重大技术创新,它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充电功率,还融入了高度灵活性与智能化设计,以满足多样化的充电场景与高效能要求。该系统通过精心设计的组件与结构布局,实现了对超大功率充电的可靠支持,同时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具体来说,此发明的充电堆集成了多个充电终端,这些终端直接面向用户车辆,配备有直流接触器和充电接口,能够安全、快速地与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建立电气连接。直流接触器作为电力传输的控制部件,确保了电流的平稳切换,而充电接口则负责数据通信与电力传输,且内置的液冷散热器有效解决了大功率充电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热量积聚问题,保障了充电过程的安全与效率。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大功率柔性充电堆及充电方法,包括多个充电终端、柔性充电主机和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对所述柔性充电主机进行支撑;多个充电终端与所述柔性充电主机连接,用于和用户车辆连接获取充电信息,并基于柔性充电主机提供的供电功率对用户车辆进行供电;所述柔性充电主机,用于基于充电信息匹配对应数量的充电模块,并通过输出接口输出供电。从而实现了对超大功率充电的可靠支持,同时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操作的便捷性。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智能汽车人机交互研究 3.自动驾驶预期功能安全及可靠性 4.驾驶功能与车辆动力学数据融合 5.驾驶场景大数据分析技术 6.车辆性能研究

  1.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技术 2.轮毂电机驱动与控制 3.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控制 4.智能电动汽车

  1.内燃机节能及排放控制技术   2.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3. 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